close
杏花春雨滿清明,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時節遇雨而作的一首詩。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其他節氣不同的是,她以慎終追遠與踏青郊遊兩大習俗,成為其中擁有獨特民族文化的重要Camry音響改裝節日。
緬懷:慎終追遠
清明節最初隻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因萬物生長於此時,都是清凈而明潔的,故有此稱呼。清明時節,氣溫上升,雨水增多,和風輕拂,鶯飛草長,到處是盎然的生機,恰是農耕的大好時節。因此,清明節原是指導農耕活動的節氣。而後,隨著歷史的推進,清明逐漸容納瞭寒食節、上巳節的內容,成為一個具有豐富內涵和節俗文化的節日。
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清明節的一大主題。所謂慎終追遠,原本是指喪盡其哀、祭盡其敬,後來也就用來指慎重從事、追念前賢。在清明這一天,人們都會去祭祖上墳掃墓,借以表達對先人的緬懷、追思和敬意。這是清明承接寒食節而來的習俗。
寒食節,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這與介子推的故事有關。介子推與重耳(晉文公)的故事眾所周知,介子推與其母親抱樹被燒死,死後,晉文公為紀念他將綿山改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於介子推的忠孝義節,人們便在那個月禁火寒食以紀念介子推,這就是寒食節。清明與寒食的日子非常接近,古人在寒食節的活動常常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兩者也就沒有嚴格的區分瞭。每當這時候,傢傢戶戶門上插柳枝,吃冷飯,來紀念介子推。發展到後來,人們也常常在這時候紀念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
中國人向來重視祭祀祖先,對先人常常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和歸依。血緣上的繼承,情感上的依托,使得人們對先人充滿著懷念,對往事充滿著追憶。掃墓祭祖,正是人們追思與緬懷的方式。人們在先人面前,一方面回憶過去,感恩先人為今天的生活做出的貢獻,一方面審視自己,激勵自己為以後做更大的努力,也祈願先人的庇護,帶來收獲與希望。這種血脈上的繼承與記憶,使得先人與後人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也體現瞭中國人對親情血緣的重視、對先人的敬重,有著一種情感追求和價值關懷。
幾經演變,這種緬懷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先人,而擴展到對整個民族祖先創造文明的緬懷感恩,擴展到對為國為民做出犧牲的英雄先烈的追思追慕。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清明節是一個強化民族記憶的節日。
擁抱:踏青郊遊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隻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宋·程顥《郊行即事》)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蘇,在這春暖花開之日,春遊最盛。人們在掃墓祭祖之後,便踏青郊遊嬉戲,去擁抱這時節的大好河山,樂遊忘歸。這種習俗的形成,不僅是清明本身,還與上巳節的加盟有關。
上巳節,也就是三月三,古人在這個時間,會去踏春、祓禊、采摘、觀賞等。所謂祓禊,就是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論語》中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這個時候的情景。上巳節的加盟,使得清明節的文化娛樂活動更為豐富,文化內涵也大大加強。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傢。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宋·歐陽修《采桑子》)這首詞所寫的,就是清明時節西湖遊春的景象。清明時節踏青郊遊的習俗,在宋代已經成為一種大型的活動,當時汴京清明踏青,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明清之時踏青習俗依舊興盛不衰,成為重要的節日習俗而不斷流傳。
除瞭踏青,清明節的文娛活動還有放風箏、蕩秋千、蹴鞠、拔河、鬥雞等等。在清明節,人們放風箏,並將放高的風箏割斷線,風箏隨風而走,象征著自己的黴運或病氣也都隨風而逝;人們蕩秋千,享受飄飄若飛的趣味;在郊外開展蹴鞠比賽,交相競逐,放松身心……“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唐·王維《寒食城東即事》)人們將各種情感寄托於豐富的活動,在清明節中盡情展示。
古代的畫傢也早就註意到瞭這一題材,展子虔的《遊春圖》,就畫出瞭人們台南汽車音響改裝在明媚春光下去山間去河邊踏春遊玩的情景,或騎馬,或步行,或蕩舟,飽覽春色,流連忘返,透露出盎然春意。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更是描繪瞭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熱鬧景象。
應該說,清明節是一個緬懷與擁抱的節日。人們緬懷,緬懷先人也感悟生命;人們擁抱,擁抱春天也享受生活。一個清明節,既有掃墓祭祖的悲傷,又有踏青郊遊的歡樂,生與死sony汽車喇叭、哀與樂就這樣融合在瞭同一個節日之中,於自然的興衰枯榮之中體味著人生的況味。(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原標題:清明:緬懷與擁抱)
本文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20460AA0C152CAB7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